中新網上海9月6日電 (記者夏賓)6日股民配資炒股,網商銀行主辦,信銀理財、光大理財、平安理財協辦的2024外灘大會銀行理財金融科技論壇在上海舉行,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馬奔在論壇上發布了《銀行理財六大趨勢》,新的互聯網代銷渠道、小微經營者等新客群以及AI大模型等新技術的應用將重塑銀行理財的未來。
據悉,這六大趨勢來自麥肯錫的權威案例研究與數據模型預測,為已發展20年的銀行理財行業提供了前瞻洞察。
具體看,趨勢一是2030年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0萬億,成為居民主流理財方式。麥肯錫分析,在財富管理客戶風險偏好普遍下移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將是客戶財富管理配置替代存款的主流品種,其市場管理規模年增速有望達到9%,2030年增長至50萬億。
趨勢二是數字化,2030年銀行理財用戶數將超2億人,手機買理財成為核心路徑。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用戶從2019年的0.22億增長至今年上半年的1.2億。借助移動互聯網等數字化渠道,銀行理財用戶規模未來將沿著公募基金軌跡,迎來持續增長。預計到2030年,銀行理財投資者有望翻倍,數量超2億人,手機買理財成為核心路徑。
趨勢三是新客群,小微經營者將成為銀行理財最具潛力的客群之一,至2030年貢獻的市場規模將翻倍。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個體工商戶1.24億戶,中小微企業5200萬。超1.7億戶小微企業的每年營業收入接近50萬億,將成為銀行理財最具潛力的客群之一,到2030年貢獻的市場規模將翻倍。
趨勢四是新渠道,2030年銀行理財銷售規模的一半將來自于他行代銷。麥肯錫預測,隨著銀行理財業務的分銷體系進一步開放,以及中小行的資產管理業務收縮,面對居民的大量理財需求,未來銀行機構將通過代銷外部理財子產品承接。預計銀行理財業務中,他行代銷的占比會從目前的約28%上升到2030年的50%。

趨勢五是智能化,未來五年人工智能將驅動理財公司營收提升15%至30%,成本降低10%至30%。
麥肯錫研究顯示,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理財公司實現產品創新和銷售渠道智能化,實現人貨精準匹配。資金利用效率和資產投資效率的提升,將帶動理財公司營收增長15%至30%。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將大幅提升理財公司的信用評級和風險量化分析等能力,中后臺專業能力的提升將使得運營成本下降10%至30%。
趨勢六是頭部化,銀行理財子行業將進一步分化,自身業務競爭力將決定排位麥肯錫認為,母行戰略重視度高、具備更強的投研競爭力和三方業務拓展能力的理財子公司將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據悉,本次論壇有超過300位銀行業高管及科技從業人士參加,現場投票環節,超過八成理財子公司高管表示未來會重點拓展小微經營者客群,超九成決定未來加大互聯網代銷渠道的投入力度。
光大銀行首席業務總監張旭陽在現場分享了《銀行理財未來十年》,認為銀行理財行業未來將是星辰大海。平安理財總經理張東和信銀理財總裁董文賾,分享了自身數字化轉型實踐,表示發展數字金融、擁抱科技革命是銀行理財的必然之選。通過數智化賦能,銀行理財在滿足小微流動資金增值需求的同時,也將填補普惠金融的空白地帶。
此外,網商銀行在外灘大會上推出了首個基于AI大模型的普惠理財解決方案“布谷鳥”系統,它通過首創的時序編碼器構建大模型,預測千行百業小微的資金流,并聯合銀行理財子公司為他們的經營流動資金定制理財產品。
“布谷鳥的目標,是成為小微經營者的流動資金理財專家股民配資炒股,讓小微辛勤經營的每一分錢都有好收益。”網商銀行行長馮亮在外灘大會表示,未來希望與行業緊密合作,在滿足小微資金增值需求的同時,也助力他們提升經營韌性。(完)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在線配資觀點